Oops! It appears that you have disabled your Javascript. In order for you to see this page as it is meant to appear, we ask that you please re-enable your Javascript!

【自慢堂】邊正談器|茶器值得投資嗎?

邊正談器

茶器值得投資嗎?
——茶器的功能、美學與收藏磋探

(2019年國際茶器論壇講稿)

擬搞/紀錄:呂緯青

 

主持人、在座的各位先進、各位貴賓,大家上午好,我是邊正。今天我們在廈門齊聚一堂,談談茶器、說說茶事,主要環繞著現今茶器產業文化當中,一個最基本卻也是最莫衷一是的課題,那就是:茶器值得投資嗎?

 

 

我想在座的貴賓手邊或多或少都有成組或單件的茶具,無論是作為私人的使用與玩賞,還是作為與飲茶同好閒談交流的媒介,又或者,是看準了某件茶器的藝術價值,而基於獲利來收藏的。

 

一講到「投資」,我們的大腦詞庫(mental lexicon)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詞彙搭配,比如:報酬率、風險、獲利、儲蓄等等,諸如此類的經濟學概念,乍聽起來都是相當「理性」的,但是,這些理性的詞彙,在觸及茶器美學的範疇以後,卻可以轉化為一種抽象而「感性」的詮釋。今天,我就以投身這個行業30幾年的經驗,試著從「生活情趣」的視角來切入,跟大家聊一聊茶器的收藏價值,分享一些我的觀點。

 

 

我認為茶具當然值得「投資」,好的茶器自然在「務實」的層面能夠保值、增值,但我所談的這種投資,是立足於「情意」之上、不是純粹以數字來量化的。在我們瞭解、挑選與收藏一件件茶具的過程,可以增添生活的樂趣、促進更好的人際關係,也能提升自己的品味與鑑賞能力。

 

 

我從1979年開始喝茶,從宜興紫砂壺開始玩,當時是初生之犢,什麼都不懂,但玩得很開心、很純粹。在喝茶的過程中,我逐步認識了茶具、茶道,以及它們背後深刻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。以茶作為我的望遠鏡、顯微鏡,觀察並吸收茶文化的方方面面。因為愛茶,我也結識了很多各領域的專家,並體會到真正所謂的「高手在民間」,與每一為朋友的言談,都足以寫成一本茶的刊物,和他們交流,總能帶給我許多新的思考。這40年來,我越發覺得茶帶給了我更好的生活情趣。從玩茶到品茶,品味與鑑賞能力在無形中被構建了出來,乃至於穩固而恆定。玩的過程,當然脫離不了茶具,一件茶器的從無到有,涉及了工藝、線條、美術、色彩、協調等等面向,由這些角度來看茶具的收藏價值,自然離不開「功能與美學」、「實用性與藝術性(或說精神性)」的探討。

 

 

茶具的「實用性目的」是在「觀賞性目的」之前的,實用性包含了「能用」與「好用」兩者,「能用」講的是「安全」,所有茶具在使用上必須是安全無虞的。譬如,材質上耐高溫、沒有有害物質釋出。但凡是正規的品牌,都必須通過國家認可的檢驗單位認證。有了「能用」作為一切的基礎,那麼,怎麼樣才能鑑別「好用」呢?這就要在器形與功能上講究了。譬如,是壺或是蓋碗,必須就手、出湯順暢、斷水利落;是杯子,必須好就口,也就是容易入口,不用仰頭,茶湯就可以從舌尖慢慢滑入口腔。一件茶器具備了實用性的創新設計或工藝,則可以說,具備了值得收藏的第一要件。工藝會隨著社會發展不斷創新、進步,經過市場嚴格淘選,能留下來的好工藝,就值得收藏。

 

 

剛剛提到,要稱之為好的茶器,第一要件是功能,那麼第二要件呢?就是藝術性,也就是我們所談的「美」,是創作者透過器物傳遞給觀賞者、使用者的,一種精神上的共鳴,沒有美,也就失去了收藏價值。怎麼樣才是美呢?我們知道,美有很多形態,古樸是一種美、素雅是一種美;精緻是一種美、華貴也是一種美。但一切美的形容詞,都需要符合「協調」的標準,包含線條與色彩的搭配、能與人相互共感等等。茶器在「形」方面的美,是相對客觀的,是有色彩學、藝術理論作為基底的。在「意」方面的美,則是主觀的。簡單來說,一件茶器的美,是要能夠被傳達出去的。著名的詩詞評論家葉嘉瑩,在描寫評價好詩的關鍵標準時,是這樣說的:

第一是你要有真誠的感動,第二是你要將這種感動成功地傳達出來,讓別人也感受到這種感動,你才是成功的。

 

 

同樣,好的茶器,具備審美價值、能傳遞美的感知。要談審美價值,就要從審美客體、審美主體的交互關係說起。所謂的審美客體,也就是一件藝術品本身,而審美主體指的就是它的接受者、欣賞者。審美客體因為具備了某種能激發主體(也就是我們)「美感經驗」、「美感知覺」的條件,而產生了審美的價值。這邊所說的「某種條件」,指的就是審美客體所涵蓋與傳遞出來的情境、訊息和文化符碼。比如我們偶然看見地上一片枯黃的落葉,我們知道季節來到了秋天,我們知道大地的顏色不再是一片翠綠,我們知道氣溫不再那麼炙熱,一片落葉能提供並調動我們內在與之相關的情境和訊息,到這裡,只能說是對落葉的「認知」階段,不屬於「審美」階段。然而,當我們內心突然感到一股逝去、蕭條的悲涼,為一片葉子的凋零感到哀傷時,審美的階段就開始了。於是我們想起了李白《秋風詞》裡面的詩句「秋風清,秋月明,落葉聚還散,寒鴉棲復驚。」而更覺得悵然若失。到了這裡,審美客體提供的文化符碼就出現了,中國古代文人詩文多「悲秋」的這個文化符碼,成為了我們審美時一個重要的「文化認知」基礎,也就是說,一個不熟悉中國文化語境的人,是無法理解「看見一片落葉就悲從中來」的那種感懷的,於是,也就不容易進入「悲秋」的審美體驗中。

 

 

舉這個例子,我還想傳達一個重要的信息,也就是「審美並不是單義的,而是多義的」,「一片落葉知秋」所興發的審美感受,「悲秋」只是其中的一種。唐代劉禹錫就說「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勝春朝」,在他的眼裡,秋天美過了春天,更加詩情畫意。無論是傷懷還是爽朗,就像探討悲劇和喜劇的藝術高度一樣,沒有孰優孰劣。一個藝術創作者、設計者所要做的,就是藉由作品(審美客體),將自己感性的宣洩或知性的思想傳達出來,而傳遞的形式,包含了文化的傳承,有根有源、有理有據;也包含了自身的創造,跳出固有的文化符碼。有了普遍、共通的審美基底,是牽引欣賞者審美體驗的憑藉,讓有著不同思想、經驗或文化背景的人,能夠從各自不同的層面、層次來欣賞美;而當創作者能創造一種新的審美經驗,使作品傳達出更為豐富、深刻的訊息時,作品的審美價值也就更上一層樓,所以創造性、創新性也非常重要,是審美價值的點睛之筆。

 

 

我們一開始說,審美的價值與客體、主體的交互關係密切相關,淺白一點講,東西很美,卻沒人能體會那種美,那麼審美的價值也就不存在了。美能夠被體會、被感知,跟作品傳遞出來的訊息有關,也跟欣賞者「接收訊息的能力」有關。欣賞者是否能自如地進入作品語境中、具備鑑賞作品的經驗與修養等,決定了接收「訊息」的深淺與多寡,這跟作品傳遞出來的訊息是兩回事。所以我們不能說,比較少人能欣賞的作品就不具備審美價值,而應該說,它的價值需要仰賴欣賞者高度的審美修養。因此,審美修養的培養十分重要,需要慢慢積累,不是一蹴而就的。茶器的觀賞性價值,需要仰賴使用者、收藏家對茶文化、中國器物美學的深入認識,才能更好地體現出來。而重視茶器的審美、收藏價值,也是發揚茶文化、中國傳統文化的絕佳途徑,兼有提高個人審美修養的好處,如此好事,怎麼能忽略呢?

 

 

說了這麼多,只是拋磚引玉,關於這個主題,還有許多篇幅可以聊,但時間有限,今天就先談到這裡,謝謝大家。